1、 距离
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合理的状态。在这个合适的距离范围内,它可以满足介质上脉冲电压的连续击穿,从而产生火花放电,并可以在处理后及时排出腐蚀产物。如果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太大,脉冲电压不能穿透介质,不能产生火花放电;如果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太短,则无法消耗两个电极间的脉冲能量,因此也不可能实现电化学加工。
2、 媒体
介质是电火花射孔器/小孔机的产品。介质填充在两个电极之间。穿孔机/小孔机在加工材料时,两个电极之间的介质是液体(如工作液、工业煤油等)。工作液具有润滑和冷却功能,价格不贵,工件易于清洁,这也符合当今社会的环保要求。当电火花表面强化材料时,两个电极之间的介质是气体。 3、 密度
两个电极之间的脉冲密度传输应该很大。穿孔机/电火花加工小孔机的密度足够大,足以使加工材料局部熔化或汽化,从而在材料表面形成腐蚀痕迹并完成电火花加工。因此,两个电极之间的脉冲密度通常应达到105-106A/cm2。在此提醒您,正常情况下,维护通道的峰值电流不应小于2A。
4、 时间
放电时,电火花小孔机/穿孔机在短时间内完成脉冲放电。放电时间一般为10-7-10-3s。由于放电时间短,机床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不能在材料中扩散,从而将作用范围减小到极限,从而保持火花放电的冷极特性。
5、 时间
电火花穿孔机/小孔机在脉冲放电期间会重复几次,这些多次放电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散的。机床的两个相邻脉冲在同一时间点不形成通道;如果脉冲放电发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某一区域,则另一时间段内的脉冲放电将转移到另一区域。只有这样,才能避免碳沉积引起的电弧和局部烧伤。